嘉善县翻译案例---新译通翻译网
嘉善县
嘉善县地处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江浙沪两省一市交会处,东经120°44′22″——121°1′45″、北纬30°450′36″——31°1′12″。境域轮廓呈田字形,东邻上海市青浦、金山两区,南连平湖市、嘉兴市秀城区,西接嘉兴市秀洲区,北靠江苏省吴江市和上海市青浦区。全县总面积507.68平方千米(县土地详查数),其中陆地占85.71%,水域占14.29%。地势南高北低,平均高程3.67米(吴淞标高)。县城魏塘镇东距上海市90千米,西至杭州110米,南濒乍浦港35千米,北接苏州91千米,处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
嘉善县历史悠久,从境内大往圩、独圩、张安村等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证实,早在6000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已有先民在沼泽开田,种植水稻和饲养牲畜。明宣德四年(1429)三月,巡抚、大理寺卿胡概巡视江南后,以地广赋繁奏请划增县,翌年三月二十八日敕分嘉兴县东北境之迁善、永安、奉贤三个完整乡和胥山、思贤、麟瑞三乡之部分置嘉善县,定治魏塘,隶嘉兴府。“因旧有迁善六乡俗尚敦庞,少犯宪辟,故曰嘉善”。清循明制,咸丰十年(1860)至同治二年(1863),太平天国曾在境内建立地方政权。
民国元年(1912)废府,嘉善属钱塘道。16年(1928)道废,直属省辖。21年(1933)全省设12个县政督察区,嘉善属第二县政督察区,次年仍改称第二区。26年(1938)11月被日军侵占。28年(1940)成立浙西行署,次年改为第十区,嘉善隶属浙西行署第十行政督察区。37年(1949)4月,属第一行政督察区管辖。
1949年5月11日嘉善解放,隶属浙江省第一专员公署,11月改属嘉兴专署。1958年11月21日嘉善县建制撤销,并入嘉兴县。1961年4月9日恢复县置,1983年8月,实行市辖县制,嘉善县隶属嘉兴市。
嘉善县地处吴根越角,虽然建县的时间并不久远,一直到明代宣德五年(1430)才从嘉兴县析出设县,但是从县境内的出土的属于马家浜文化的文物可以证明,早在距今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具有悠久、灿烂的文化。从历代县志记载中可以知道,从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有状元2人、进士213人、举人49人;还有书画家162人,著作者626人;仅收入《四库全书》的著作有唐代陆贽的《翰苑集》、《古今集验方》,宋代娄机的《汉棣字源》,陈舜俞的《都官集》;明代钱士升的《周易揆》,钱芬辑的《梅花道人遗墨》、袁黄的《历法新书》;清代曹廷栋的《老老恒言》、《婚礼考》《琴学内外篇》、曹乐堪的《南溪词》,明代散文家魏学伊的《核舟记》至今仍为中学教科书中的课文,明代嘉善词人形成了“柳洲词派”。书画家中有元代四大家之一的吴镇(号称梅花道人),以及吴灌、盛懋,明代有姚绶、项圣谟,清代有魏正琦、许从龙,民国初有漫画家丁悚等人。
嘉善旅游资源独特。境内水网如织、古镇似画、田园可诗。有着4000多年前的大往圩遗址和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新港遗存等一批灿烂的远古文化;元代四大画家之一吴镇的故居和墓葬地--梅花庵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西塘;十里蓉溪水上游--大云生态旅游区;吴越名湖醉黄昏--汾湖旅游度假区;另有唐代宰相陆贽墓、民国国务总理钱能训墓、明代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钱士升故居、圆觉禅寺、莲花庵等一批名胜古迹。
嘉善县翻译成功案例:
浙江嘉善诚达药化有限公司
浙江众大塑料有限公司
嘉兴银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阿克苏.诺贝尔涂料(嘉兴)有限公司
家田企业集团
嘉善美森木业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