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区翻译案例---新译通翻译网
河西区
河西区是天津市中心区之一,位于市区东南部,因地处海河西岸而得名。区境东临海河与河东区相望,西迄卫津南路、卫津河与南开区、西青区交界,南沿双林农场引水河与津南区毗邻,北抵徐州道、马场道、津河与和平区接壤。区域面积41.24平方公里,至2006年底,户籍人口754479人。下辖马场街、尖山街、越秀路街、天塔街、桃园街、大营门街、下瓦房街、挂甲寺街、友谊路街、陈塘庄街、柳林街、东海街、梅江街13个街道办事处,25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河西区历史悠久,界内津门古刹挂甲寺始建于隋唐时期,沿解放南路两侧的德式风貌区至今仍保留许多日耳曼风格的小洋楼。建国以来,经历社会主义时期建设,成为天津市发达的工业区、繁荣的商业区、新型的居民区、先进的文化区和重要的涉外区。本市著名的土城工业区和陈塘庄工业区盛极一时,分布众多大型冶金、纺织、造纸、化工、电子、机电等天津骨干企业。小白楼、南楼、佟楼三大商业区和大沽路商业一条街人流熙攘,购物非常方便。20世纪50年代建成的西南楼工人新村和尖山住宅区,80年代建成的体院北住宅区和小海地住宅区,当时为大批群众解决了住房困难。以友谊路为轴线,四周分布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首脑来津下榻的天津迎宾馆、天津大礼堂、国际展览中心、天津工业展览馆、天津自然博物馆等,全市重要的政治活动、国际交往、经贸科技交流多在这里举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河西区各项事业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河西区率先在本市基本完成成片危陋房屋改造。之后,区委、区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优化服务、强化管理、实干创新、造福人民、再上水平”的工作思路,以发展区域经济、城市建设管理和社区建设为重点,坚持不懈地为区域经济、为基层单位、为人民群众搞好服务,使河西区各项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突出成绩。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河西区作为天津市六个中心城区之一,已经具备以下三个较为突出的区位优势:
第一,河西区是繁荣的商务中心区。河西区是天津市重要的对外展示窗口,区内友谊路是天津市的迎宾线,其两侧大型展馆、会议中心、高档宾馆汇集,全市性重要的政治、经济会议和经贸展示活动都在河西召开。目前,区内共有商务楼宇75座,总建筑面积190余万平方米,入驻各类企业2114家,其中包括宝洁、奥的斯、三星、西门子、三菱株式会社等世界500强企业。区域范围内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保险企业共83家,其中在河西区注册的有62家,资产总额占区域企业全部资产的72.85%,2005年存贷款余额占全市总量的72.8%。全市60%以上的律师、中介机构也在河西办公。河西是国内外商务界人士发展的优选区域。
第二,河西区是高品质的生活住宅区。随着天津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地铁1号线穿越河西全境,快速路、立交桥的建设,旧路拓宽改造工程的实施,使八横八纵道路骨架基本形成。河道改造工程的完成,使海河、津河、卫津河、复兴河、长泰河五河相连,水系相通。全区绿化覆盖率在天津市率先达到国家园林城区标准。“十五”期间,改造危陋房屋275万平方米,新建泰达园、罗马花园、福盛花园以及全市面积最大的梅江生态居住区等设施比较完备、具有现代风貌的高、中档住宅小区101个,建筑面积达510万平方米。河西已成为天津市民向往的居住区。
第三,河西区具有最优的人文环境。区内有高等院校及中、小学共169所,基础教育设施和教育水平居全市领先地位。有专业医疗机构62家,包括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医院等7家三级甲等医院。文化资源丰富,坐落于区内的天津市标志性文化设施有天津国际展览中心、天津博物馆、天津大剧院、天津科技馆、天津自然博物馆、天津图书大厦、华夏未来艺术中心等,天津歌舞剧院、天津京剧院、天津交响乐团等8个专业演出团体也坐落河西。区内人口素质、消费水平居全市首位。广大居民以居住在河西为荣。
河西区翻译成功案例:
天津开发通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天津明仁有限公司
澳利国际贸易(天津)有限公司
天津市佳利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天津市轻工业造纸技术研究所
青和(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