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翻译案例---新译通翻译网
宝鸡市
宝鸡市位于八百里秦川,是陕西省第二大城市,辖3区9县和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8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6万,其中市区人口65万,建成区60.44平方公里。宝鸡区位优势明显,是西部大开发“以线串点”的重要支点。地处陕、甘、宁、川四省区结合部,处于西安、兰州、银川、成都四个省会城市的中心位置,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汇,是我国境内欧亚大陆桥上的第三大十字枢纽。四通八大的陆路交通,使宝鸡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是西部大开发承东启西的重要支点。宝鸡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然风光秀丽怡人。宝鸡古陈仓,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里,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有“青铜器之乡”、“民间工艺美术之乡”和“佛骨胜地”的美誉。境内有法门寺、北首岭、五丈塬、大散关等大量历史遗存,“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宝鸡有国宝级文物55件,国家一级文物322件,国家等级文物6000余件。中华民族发展的每一个时期,都与宝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宝鸡有9个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太白山是中国南北水域的分界和气候分水岭,被称为“生物基因库”和“地质博物馆”。宝鸡的木板年画、刺绣剪纸、皮影社火、泥塑脸谱以及风味小吃等声名远播,散发着周秦文化的古韵,闪烁着华夏文明的异彩。宝鸡工业基础雄厚,是西部工业重镇。装备制造业优势突出,重型汽车、数控机床、精密磨床、电子仪器仪表、石油钻采设备、铁路桥梁及钛材等60多个产品销量居全国或世界同行业前列。
宝鸡古称“陈仓”,位于陕西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的西端,是中国西北著名的工业重镇、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宝鸡辖九县三区,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人口368万,其中市区人口61万。宝鸡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710毫米。宝鸡地处陕、甘、宁、川四省(区)结合部,是连接中原与西北、西南的交通要塞,处于四个对称省会城市西安、兰州、成都、银川的中心位置,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宝鸡交通四通八达,陇海铁路、宝成铁路、宝中铁路在此交汇,是新欧亚大陆桥上重要的枢纽城市。宝鸡,是华夏始祖炎帝的诞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因市区东南鸡峰山有“石鸡啼鸣”之祥兆而改称宝鸡。这里是佛、儒、道三家文化的汇集地,以出土佛骨舍利而闻名于世的法门寺在盛唐时期已成为皇家寺院和世界佛教文化的中心。宝鸡境内的文物资源丰富,其中以青铜器为最多,现已陆续出土毛公鼎、大盂鼎等五万余件青铜器,被誉为“青铜器之乡”。著名文物古迹有:炎帝活动过的天台山,佛教圣地法门寺,著名道人张三丰主持修道的金台观,典雅秀丽的五丈原诸葛亮庙,姜子牙隐居垂钓的钓鱼台,雄伟壮观的周公庙,隋唐帝王皇家温泉——汤峪温泉,一代名流苏东坡主持修建的凤翔东湖等。境内的自然景观更是独树一帜。有景观奇特的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原始风貌鲜明的嘉陵江源头和具有欧洲风格的陇县关山草原。宝鸡的民间艺术更是多姿多彩,独具一格。皮影、木偶、剪纸、刺绣、社火、脸谱、泥塑、草编等都始终散发着周秦文化的遗风古韵,闪烁着中华原始文明的奇光异彩。
宝鸡古称陈仓,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乡,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名胜古迹众多,素有“青铜器之乡”,“民间艺术之乡”的美称。其中:周原遗址位于岐山,扶风交界处,是古周人早期都城岐邑所在地,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陶器、甲骨文等;北首岭遗址位于市区金陵河对岸,距今7000多年,发现遗房32座、窑15个、墓439座及工具用具1700多件;市东的钓鱼台,为周朝姜太公钓鱼处;周公庙为西周周公旦的采邑;这些景点向人们显示了丰富的周秦文化。位于扶风县法门镇的法门寺,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建于1700多年前的东汉,是安放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著名寺院,是一个“世界级”的旅游胜地;金台观位于市区陵原北坡,洞内有张三丰塑像,内还展有周素文化和民间工艺品;麟游县的九成宫遗址,系隋唐皇家避暑胜地,现有众多古物书碑;此外,风翔县的东湖、陇县的龙门洞,景色优美;市区南部的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山脚下有著名的汤峪温泉,山上风光秀丽,珍禽异兽、奇花古木繁多,还有芳香寺、玉皇地、南太门、太白庙等殿堂寺庙,形成了人间仙境般的景色。
宝鸡市翻译成功案例:
宝鸡长美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宝鸡侨亿电子有限公司
宝鸡市荣禧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TCL电器(陕西)有限公司
陕西东岭工贸股份有限公司
宝鸡住金石油钢管有限公司
|